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珞珈文化  >>  珞珈党建  >>  正文

【党员好故事】朱英国:逐梦,在希望的田野

作者 :     来源:     时间:2018-06-26

编者按:学校近日公布了“支部好案例、书记好党课、党员好故事”展评活动精品作品和优秀作品共120件。其中,“党员好故事”聚焦党员干部、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争做模范表率的感人故事,故事真实、主题明确、情节感人、形象可亲。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武汉大学报社特刊登部分优秀共产党员事迹。


朱英国,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中国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人们尊敬又亲切地称他为“水稻候鸟”“农田院士”。

培育出“红莲型”、“马协型”等杂交稻,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等……

他既育种育才,既种稻传道,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遗传学、水稻生物学突出人才,农业科技骨干人员。

育稼与民,功越神农。”201789日,朱英国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去世。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朱英国去世表示深切哀悼,缅怀为中国粮食安全奋斗不息,把毕生献给水稻、献给土地、献给苍生的人。

年少立志:愿天下苍生不再挨饿

193911月,朱英国出生在大别山深处的湖北省罗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民以食为天,但当时在他的家乡,农民往往缺粮挨饿,这让年少的朱英国深深震撼。

1959年,朱英国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在所有的志愿栏里一股脑儿填上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将培育新型杂交水稻、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做为他矢志追求的目标。

1972年,朱英国担任湖北省杂交水稻协作小组组长,从此便带领大家“南(海南)征北(湖北)战”。

朱英国和同事们带上种子材料,连同被窝卷蚊帐,每人挑着100多斤的担子前往海南。从武汉坐40小时火车硬座到湛江,下车后换几小时汽车到海安,住宿一夜,坐两三个小时混装轮船横渡琼州海峡,再从海口坐约10个小时汽车,抵达海南陵水县。路上往往走六天七夜。

多少次,买不到坐票,他们一路站到湛江。有时遇到台风,受困琼州海峡,路上得走十天半个月。

他们一直借住在当地农民家,连电灯都没有。平日要自己种菜,砍柴做饭;蚊虫毒蛇,让他们防不胜防。由于供应关系不在当地,粮油等必需品无法买到,猪肉更是难得吃到一次……

试验田的活儿又苦又累,还得做到绣花般精细:蹲在稻丛间,小心翼翼地把住穗头,剪颖、去雄、套袋、授粉、封口、记录、建档……海南太阳又大又毒,每次下田,全身湿透,像从水里捞上来似的。

守护试验田,更是头等大事。硕大的田鼠经常把科研组辛辛苦苦培育的禾苗咬断,朱英国和同事只得将铺盖搬到田埂边,每天晚上拉隔网、撒鼠药、放夹子、持长杆,轮番值守……

这一走,整整半年。寒来暑往,征尘漫漫;周而复始,一往无前。

19754月中旬,海南岛气候反常,稻子晚熟。为赶湖北育种期,他们来不及晒干稻种,匆忙装包回赶。到了湛江,朱英国感觉不对,一摸稻种,已经发热。他们急忙取出一包包发热的种子,摆摊似的排放在湛江火车站前水泥地上晾晒。更糟的是,由于着急赶路,忘了带《病虫害检疫证》,湛江站禁止他们通行,怎么央求都无济于事。

稻种本身已发热,如果再耽搁半天,几年的心血就将付之东流。情急之下,朱英国当场昏倒过去。车站负责人大为感动,破例放行……

40多年来,朱英国一直过着“水稻候鸟”的生活,锲而不舍地追逐光和热。连续26年,没在家过年。他总是高兴地安慰家人和朋友:自己的一年要过几个春天,一年可以干几年的活。

多年后,朱英国谈起当年坚持下来的原因:我是共产党员,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是我的本分;我年轻时的梦想就是为天下苍生不挨饿而奋斗,我对梦想看得很神圣。

朱英国不仅有梦想,而且他一直把梦想当日子过,虽然追梦异常艰苦,可是他过得很充实很快乐。最早与朱英国同赴海南的邓海铭这样说。

居安思危: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朱英国坚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朱英国率领团队先后培育出“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在全国及东南亚等地区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这些不仅让老百姓能够吃饱饭、吃好饭,解决杂交稻高产不优质的问题,还保障杂交水稻的种质多样性,有效地筑起了阻止单一细胞质来源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防火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5年,朱英国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这天的日记中他写道:“这个荣誉标志着党和人民赋予我更重的任务,寄予更大的希望。我不能停下来,要继续搞好杂交水稻研究,严格按中国工程院要求,站在更高角度上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担当。我今年66岁了,要把66岁当46岁过,继续下工夫解决红莲型、马协型和两系的科学问题。”

当选院士四个月后,朱英国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聘为参事。他把这个职责看得很重,竭尽全力为湖北、为全国农村经济发展献计献策。2012年,作为湖北省参事调研课题组组长,已经73岁高龄的朱英国,不知疲倦地走乡串村,与基层农民交流,获得一手资料,写出了近万字的《关于湖北农业强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次年,朱英国再次出发,在此基础上,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给国务院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发挥科技促进粮食生产作用的建议。

近年来,朱英国率团队紧盯高产、优质、广适、生态目标,在培育抗干旱、抗高温、抗倒伏、抗虫害、氮肥高效、适宜中低产田种植,以及再生稻新品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并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市场推广队伍,有力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大学杂交水稻鄂州研究基地看望朱英国。习近平总书记说:“粮食安全要靠自己。”总书记的嘱托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武汉大学高级工程师朱仁山跟随朱英国做科研32年,他深有感触地说:是使命感决定了先生的科研高度。他的科研目标始终明确,就是保证老百姓吃饱吃好,保障国家粮食绝对安全。和他一起工作,最大感受是时不我待。

他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己任,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就在离世前一天88号中午,当同事们看望他时,朱英国在病床上还惦记红莲型杂交水稻的发展,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才引进,语重心长地叮嘱大家要把杂交水稻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坚持下去,决不能辜负总书记的重托,一定要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朱英国走了。从此以后,那个在讲台,在实验室,在田野,笑着把大家领进科学大门的朱老师,再也看不见了!

但是,他动人的身影和耀眼的星光长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激励着更多的人们奋然前行。

收获的季节刚刚过去,更多的金色在田野孕育!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