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珞珈师范  >>  国家级、省级师德典范  >>  正文

奋斗到最后一息的朱英国院士

作者 :     来源:     时间:2018-03-09

记者:肖珊  原发布时间:2017年8月13日

那个种了50年水稻,一生心系国家粮食安全的“泥腿子院士”,走了。直到去世前的最后一个晚上,病床上的他还在辅导学生。

朱英国院士是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为我国粮食安全、杂交水稻种质创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鄂州试验基地视察时,感谢朱英国团队做出的贡献,希望他们“继续努力,科技兴农”,并作出了“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重要指示。


病床前嘱托学生:“你们要以国家的粮食安全为己任”

即将读博一的罗肖陨,陪伴恩师走过了人生最后一程。8月9日凌晨,病房外,朱英国抢救无效辞世的噩耗袭来时,罗肖陨完全不敢相信:每餐把大部分饭菜留给他、总是慈爱地笑着、喜欢和他聊实验、晚上睡前跟他说“辛苦了”的老师,永远地走了。

罗肖陨的眼泪无声地滴下来。东方未白,他坐车去了鄂州实验基地,继续观察水稻生长情况,测量表型性状的数据。这是内心中他和恩师的告别,也是约定。

从6日起,罗肖陨一直陪护在朱英国身边。那天一进病房,朱英国就热情地招呼他坐下,问他实验进展情况,有没有遇到困难。跟往常一样,罗肖陨一五一十地汇报了实验情况,老师给他很多建议。

“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是国家的栋梁,要以国家的粮食安全为己任。”只要聊到实验,朱英国都会以这句话结尾。

每次吃饭,朱英国会打开电视看中央一台播放的新闻,并把大部分的饭菜留给罗肖陨。“我撑着肚子吃完后,老师总问我吃饱了没,我赶忙说吃饱了。看着恩师一如既往慈祥的微笑,我心里想,恩师不仅关心国家粮食安全,还心系着学生的温饱。”

罗肖陨在日记中写道:晚上恩师睡觉的时候,亲切地对我说了声“辛苦了”。看着恩师微笑着闭上眼睛进入梦乡,我才发现恩师如父亲般亲近,至此我才深刻地理解“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含义。

“老师生病住院的这段日子,是我们交流最多的时光。他总是很关切地问我工作的事、生活的事,我提到的困难,他会立马帮我想办法。”博士生肖海军也是主动陪护朱英国的学生之一。在和导师朝夕相伴的日子里,肖海军更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国家、对农村、对农民那种深入骨髓、融于血脉的爱。

“老师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年轻人要以事业为重,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肖海军清楚,导师放不下他的红莲型杂交水稻事业,担心事业后继无人。导师的微信昵称“红莲”,简简单单两个字,力如千钧地压在团队成员的肩上。

“老师走了,感觉丢了魂。”我校博士后工作站34岁的高峰双手捂面。他从2008年跟着朱英国硕博连读,2015年底毕业。那时,朱英国已查出患有骨髓再生方面罕见的疾病。

高峰介绍,导师在与疾病斗争的两年多时间里,依然坚持到实验室工作,为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建设、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鄂州基地建设以及研究生培养呕心沥血,常使人忘了他是个病人。

“恩师以身作则,把粮食安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作为弟子,我们要继承恩师的衣钵,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薪火传递下去,完成恩师的心愿。”罗肖陨在实验间隙给记者发来的这条短信,是他内心对老师的承诺。


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鄂州市杜山镇东港村,131亩水稻实验田绿波荡漾,这里是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鄂州实验基地。以朱英国为首的研究团队,在此进行水稻杂种优势机理、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基因发掘等多项研究。

时间回放到4年前——

2013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期间,专程前往鄂州水稻基地视察,看望朱英国。

朱英国将基地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展示给习近平总书记。这些种子中有珞优8号、珞优10号、两优234等多个优良水稻品种。

“抛秧用不用秧盘?农民喜不喜欢抛秧?机械化程度怎么样?”在田间地头,总书记向朱英国提出了一个个细致的问题,这些都是农民关心的问题,也是生产环节中的重要问题。这让朱英国看到了总书记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关心、对广大农民的悉心关切、对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的期待。

当听说朱英国培育的杂交稻良种推广种植面积已在亿亩以上,尤其是珞优8号水稻,已连续7年被湖北省列为水稻主导品种,连续4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长江中下游主导品种,累计推广2000多万亩时,总书记十分高兴,“您辛苦了!感谢你们做出的贡献,希望各位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总书记的话让朱英国深受鼓舞,既感到振奋,也感到沉甸甸的责任。他说:“我们首先要创新育种,农业上的核心技术,我们要自己创造。一定加快杂交水稻种植创新的步伐,保证我国杂交水稻走在国际前列。”

中国水稻种子不管是科研水平,还是种植能力都居世界前列,一直是稻种出口大国。但中国稻种市场过于广阔,使得国际大公司都想来占领。在此形势下,朱英国认为我们唯有自主创新,要始终走在世界水稻品种选育的最前列,培育高产、优质、抗性好的品种。

在国际公认的三系杂交水稻类型中,主要有袁隆平的“野败型”、朱英国的“红莲型”和日本的“包台型”,只有中国人培育的“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朱英国和袁隆平等人通过努力,使得中国的杂交水稻育种从品种间杂交向亚种间杂交等领域拓展。更大的意义在于,从遗传多样性上讲,“红莲型”起到了隔离带和防火墙的作用。


用一生履行心底的承诺:让天下苍生不再挨饿

朱英国1939年出生在罗田县河铺镇的贫寒农家,少年时代刻骨铭心的挨饿经历,目睹因粮食引发的悲剧,让他立下志向:让天下苍生不再挨饿。

1959年,朱英国填写高考志愿时,三个志愿全部填着“武大生物系”。如愿录取后,他选择了植物遗传专业。5年后,朱英国毕业留校,专注于水稻科研工作。

幼时志向的种子,在大学的土壤里长成理性的科学精神。大学里,他常听高尚荫、孙祥钟、余先觉、何定杰、公立华、杨弘远、周嫦、汪向明等老师的课程和讲座。除了习得专业知识,还继承了一种朴实而坚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科学之光,照耀和指引着朱英国和他的后辈弟子们。

1964年,朱英国参加了汪向明教授领导的水稻生育期遗传教育部重点科研组,开始水稻遗传研究。

当时,培育杂交水稻主要是在田野里做试验。要培育出稳定、成熟且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必须反复做育种试验,而育种只能在春天进行。为了追赶农作物生长所依赖的季节,加快水稻育种科研的进度,朱英国把目光投向了海南岛。

1971年11月,朱英国和同事用1000多个套袋带上全部种子材料奔赴海南。1972年4月,上千个组合收割分类后,他们摘下一粒粒稻谷,剥去谷壳,带回湖北转育,秋后又继续转战广西南宁。

秋风乍起,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又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春天,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一年年,马不停蹄地追逐田野的春天,朱英国调侃自己是“水稻候鸟”,一年过三个春天。

追逐春天的脚步,听起来充满“诗意与远方”,但团队中人无不深知其苦。毒辣的太阳烤着后背,汗水糊满了脸,朱英国和助手们蹲在稻丛间,小心翼翼把住穗头,剪颖、去雄、套袋、授粉、封口,每个细节都得一丝不苟,直到又饿又乏才收工。

白天在田里劳作,收工后自己捡柴做饭。禾苗的天敌是田鼠,为了保护禾苗,他们把铺盖搬到田埂上,每天晚上拉电网、撒鼠药、放夹子,彻夜与田鼠激战……一个春天,这样的日子有两个月;一年中,这样的日子有六个月。

两年后,他们利用红芒野生稻与莲塘早杂交,培育出中国新的细胞质类型“红莲型”不育系。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3年,湖北省成立了水稻三系协作组,朱英国被任命为组长。不到40岁的朱英国,成为湖北省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领军人物。

1984年3月,经过大海捞针般的寻觅,农家品种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被他和助手发现。又经过3年繁复的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终于成功培育出来,它就是“马协A”。

“马协A”的问世,拓宽了当时杂交育种的理论视野,200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同年,朱英国团队选育出“红莲优6号”,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后又培育了“珞优8号”等,均通过国家、湖北等省市品种审定。

20135月,朱英国(左一)与袁隆平院士(左二)、谢华安院士(左三)等在海南考察红莲型水稻新品种珞优8号等产品

2007年9月17日,在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试验示范现场的实测中,“珞优8号”创造出亩产823.4公斤的纪录,跨入了超级稻行列,成为朱英国奉献的又一硕果。

马协型和红莲型杂交水稻,作为朱英国的两大科研硕果,有效地防止了单一细胞质来源给我国粮食生产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目前,红莲型杂交稻累计推广已经超过1亿亩,湖北省农业厅已将“珞优8号”列入全省水稻主推新品种,还在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西等地推广种植,红莲型杂交稻成功走向全国,走进世界。

在“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如菲律宾、越南、斯里兰卡、孟加拉国、莫桑比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红莲型杂交稻比当地品种增产20%至50%,认可度越来越高,种植面积增幅很大。

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的大国责任和义务。“楚国种,天下用。”对朱英国团队来说,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高水稻产量,也是在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谈到为什么痴迷于水稻科研工作,朱英国说: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养活了我国60%的人口,是我国经济命脉之一。“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以及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疾苦,我要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到自己的力量。”


要让水稻事业后继有人:像培育稻种那样搞好传帮带

肖海军说,导师有两件事放不下:水稻事业、科研团队。

认识朱英国的人,都说他平易近人,脸上总带着笑意。他选择弟子没有条条框框,学生有求学的诚意、能吃苦,他就一心一意带在身边培养。朱门弟子中,大师兄、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代常的故事很有代表性——

1975年,在湖北省沔阳县杂交水稻的培训与推广中,朱英国发现当时不到20岁,连初中都没毕业的杨代常非常执著地钻研技术,很有自己当年的那种拼劲,是个难得的好苗子。1985年,武汉大学招收首届插班生,在朱英国的极力帮助和鼓励下,杨代常考入武大,一路成为朱英国的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毕业后在美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学习工作,成为美国加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实验室主任。

2005年,朱英国电话催促他回国发展,杨代常毅然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到母校武汉大学,“我深知,我要回去,要用我学到的知识去回报我的祖国,回报我的老师,尤其是要回报朱老师这么多年一直以来对我的培养。”杨代常说。

杨代常办公室的大演示板上经常会留下诸多实验数据,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然后回到办公室,继续与研究团队做技术研讨。这样的习惯正是朱英国在他的成长之路上留下的深刻烙印之一。

2014年初,朱英国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杨代常也同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翻开朱英国留下的工作日志,2012年1月1日这一天写着,“培养人才是我们的职责,上午与胡骏交谈,希望他继续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完成基础研究任务,多发论文。”

胡骏,2001年进入朱英国实验室读博士,在导师的指导下,对红莲型杂交水稻的基因进行了逐一检测。2011年12月,胡骏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植物学界顶级期刊《植物细胞》发表论文《红莲型杂交水稻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机理》,揭示了红莲型杂交稻的育性恢复机理,并提出恢复基因分子复合体模型,推进了育性恢复机理的认知。

胡骏这一重要论文的发表意味着,朱英国团队在红莲型杂交水稻育性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继续走在整个世界的最前列。

2007年,以朱英国为学术带头人的遗传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生物学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朱英国非常重视队伍和基地建设,多年来他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努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生命科学学院引进了多名高层次人才,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

目前,朱英国一手带出的红莲型杂交稻研发队伍形成了三支力量:以他的学生何光存、杨代常、胡骏为代表的基础研究队伍,以朱仁山、余金洪为代表的应用研究队伍,以及由深圳一家民营企业为主要代表的市场推广队伍。

同时,朱英国还常去农村,给农民作栽培技术培训。他认为,目前对于“80后”“90后”新农民来说,农村仍然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前提是不能满足于祖辈传下来的有限经验和常识,必须学习最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

“‘三农问题’要得到根本改善,应该从农业院校做起,从我们这些为农民服务的科学工作者做起。”基于这一出发点,他积极为农业发展献计献策,通过科技讲座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骨干;在湖北、云南、江西、海南、福建、安徽等地建立了15个院士工作站,为当地农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劳动模范、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这位老先生的履历表上,闪光的荣誉何其多;但除去这些闪耀的光环,人们在一日三餐、一粥一饭之间,早已默默地记住了他。

先生虽逝,风骨永存。

(供图: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杨欣欣)